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

孕期维生素不可缺乏

2008-11-29 08:03:0039健康网社区
栏目关注:
核心提示:VA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,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吸收后,可在体内转变为有生理活性的维生素A。这些本来没有维生素的活性,在体内能转变为维生素的物质称为维生素原,胡萝卜素就是维生素A原。

  6、维生素PP(VPP):又称为尼克酸或烟酸,因有防治癞皮病的作用,又叫抗癞皮病维生素;包括尼克酸和尼克酰胺,又分别叫烟酸和烟酰胺均为白色针状结晶,微溶于水。性质较稳定,不易被酸碱及热破坏,是维生素中最稳定的。广泛地存在动植物,但多数含量较少,其中酵母、花生、全谷、豆类及肉类,特别是肝脏含量最为丰富。玉米含量不低,且高于大米,但以玉米为主食人群,易发生癞皮病。原因是玉米的为结合型的,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,再则色氨酸含量低,因色氨酸在体内可转变为;用碱处理玉米,将结合型水解为游离型,易被机体吸收利用。人体所需的,部分由色氨酸转变,平均60mg色氨酸可转变成1mg。故食物供给量可用当量表示,即VPP当量(mg)=VPP(mg)+1/60色氨酸(mg)。经小肠吸收,在体内构成脱氢酶辅酶,起递氢作用。缺乏可引起癞皮病,典型症状是皮炎、腹泻及痴呆,即"三D"症状。大剂量可治疗内耳眩晕症、外周血管病、严重头痛偏头痛、高胆固醇血症、动脉粥样硬化、缺血性心脏病视神经萎缩精神分裂症等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即雷米封对其有拮抗作用;长期服用异烟肼时应补充;以防止癞皮病。WHO建议按每1000kcal能量供给6.6mg。

  7、维生素B6(VB6):易溶于水,微溶脂肪,不耐热,碱性时对紫外线敏感,食物分布很广,含量较多食物为蛋黄、鱼类、奶类、全谷、白菜及豆类,肠细菌部分合成。通常不会缺乏,但妊娠、电离辐射和高温时,可出现不足,应注意补充。在体内与磷酸相结合,构成多种酶辅酶参加物质代谢;与蛋白质、脂肪代谢关系密切,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也有关。人缺乏可患低色素性贫血,铁剂治疗无效,用其治疗有一定效果。供给与蛋白质摄入量有关,美国规定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充足,如蛋白质100g/d以上,供给量为2.0mg;我国尚无规定。

  8、维生素C(VC):又称为抗坏血酸,易溶水,不溶脂肪。酸性环境稳定,对热、碱、氧均不稳定;蔬菜烹调时可损失30%~50%。主要来源是新鲜蔬菜和水果,经常吃足够蔬菜和水果,并注意合理烹调,通常不会缺乏。动物性食品仅肝和肾含少量。可防治坏血病,保护细胞膜,有解毒机能,治疗贫血,促进铁吸收,提高铁利用率。叶酸在体内必须转变为有生理活性四氢叶酸才能发挥作用,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,除供给叶酸外,还应足够给予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,可促进胆固醇排出,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,可使已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。抗癌作用已引起人们兴趣和注意,体内外试验均证明有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。提高应激能力,预防感冒;大剂量抢救急性型克山病,取得较好效果。使用范围越来越广,用量越来越大。过量滥用可能将其功变成过,如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大量草酸,在肾脏易形成草酸盐结石。每天摄入10mg,可防治坏血病。考虑到维生素C可以增进健康,有多种生理机能,且极易遭受损失,所以WHO建议孕妇和乳母皆为30mg/d,英国孕妇和乳母为60mg;美国成人为40mg,孕妇和乳母为60mg。我国规定每天孕妇100mg,乳母150mg。

  9、维生素E(VE):与生殖机能有关,又叫生育酚,为脂溶性维生素;广泛分布在动植物性食品中。有抗氧化作用;在体内与硒彼此相依,共同完成防止多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成过氧化脂质的机能,与生长、发育,延迟衰老都有密切关系。促进毛细血管增生,改善微循环,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。对抑制血栓形成尤为重要,治疗间歇性跛行有效,还有抗癌的作用。人长期缺乏维生素E,可发生巨细胞溶血性贫血。美国建议成年男性每人每天15U,女性12U;我国尚无规定。因有抗氧化作用,食物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高时,应增加供给量。维生素E(mg)与多不饱和脂肪酸(g)比值至少要达到0.6时,才能满足需要。

  10、维生素K(VK):有促进凝血作用,又叫凝血维生素;食物分布很广泛,以菠菜、白菜中含量最丰富,肠菌群能合成。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,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。与骨质疏松也有密切关系。供给量很难确定,因其可在肠内合成。成人每人供给20~100μg/d,婴儿不得少于10μg/d。

  11、泛酸:广泛存在动植物性食品之中,是辅酶A组分,与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关系密切。肠细菌也能合成泛酸,人类典型缺乏病尚未发现。在治疗其他维生素缺乏病时,同时给泛酸,明显提高疗效。

  12、生物素:也叫维生素H,广泛分布动植物性食品,含量都很低,但在酵母、肝、肾含量很高。生物素是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辅酶的成分。人体肠细菌能大量合成生物素,除婴儿外,缺乏非常少见。缺乏症主要为皮炎、舌乳头萎缩、呕吐和食欲不好等;常有疲倦和肌肉疼痛,贫血也是常见症状。

  13、叶酸:也叫维生素M或维生素Bc,所有绿色蔬菜含量丰富,故称叶酸;存在肝、肾。体内主要是促进红细胞生成,缺乏使红细胞发育和成熟受影响,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。人类肠细菌能合成叶酸,不易发生缺乏。但吸收不良、代谢失常或需要增加,长期使用肠抑菌药物时,可造成缺乏。

  14、维生素B12(VB12):也叫氰钴胺素或氰钴素,主要在动物性食品,植物食品几乎没有,肠细菌能大量合成,吸收与胃黏膜分泌内因子有关,缺乏因子可导致吸收不良,故治疗缺乏症时,需用注射法,口服无效。主要生理机能是提高叶酸利用率,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。当缺乏时,可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,即恶性贫血。人类缺乏,可能是食物含量不足,但较为少见,因动物性食物中分布较广泛;但老人或严格素食者,偶尔也可见到。全胃切除后胃不能合成内因子而无法吸收,肠机能不好也不能吸收;肠细菌会干扰正常吸收。

(实习编辑:黄秀杰)
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
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
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  

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,中国互联网百强,于2000年3月9日开通,中国历史悠久、规模最大、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。多年来,在健康资讯、名医问答、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,引领在线健康信息,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。

健康资讯推荐
特别策划
热门问答更多
维生素E缺乏病
擅长维生素E缺乏病专家更多
  • 朱延力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擅长领域:维生素D中毒症,维生素E缺乏病,维生素K缺乏病,先天性风疹,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,小儿时期常见的呕吐,新生儿肺不张,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,足月小样儿,小儿厌食症。

推荐医院更多
举报/反馈
链接地址:*
举报内容问题:*请选择举报类型
原创文章链接:
其他理由:
更多问题及建议:
联系方式: